樹種規劃,就是根據城市的性質、發展規模、經濟和文化的需要、歷史傳統和風尚習俗以及所處地理環境、地形、地貌和各種特定的生境條件等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科學地選擇相宜的樹種,以綠色植物的生態功能,有效地維護和提高城市生態平衡,保護和改善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質量。并以植物眾多的形態、色彩、景觀和內涵,使城市建筑融合在自然之中,體現出城市的優美景觀和特色。樹種規劃作為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全過程中,是一項十分必要、必須先行的基礎工作。
1、園林樹種的調查
樹種規劃的第一步就是要搞好園林樹種的調查。園林樹種調查就是通過具體的現狀調查分析,對當地過去和現有園林樹木的種類、生長狀況、與生境的關系、綠化效果功能的表現等各方面作綜合的考察,這是做好樹種規劃的基礎。
2、園林綠化樹種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的觀測
在園林樹木調查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所調查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進行準確觀測。所謂生物學特性即指樹種在生命過程中在形態和生長發育上所表現的特點。包括樹木外形、生長速度、壽命長短、繁殖方式及開花結實的特點。生態學特性指樹種在同外界環境條件相互作用中所表現的不同要求和適應能力。
3、園林樹種的規劃
在上述樹種調查的基礎上,對城市綠化用樹種作一全面安排,按比例選擇一批適應當地自然條件,在保護環境和結合生產方面功效良好,并能較好地發揮園林綠化功能的樹種。